從自閉癥到數學家、散文家、小說家,關于語言,他能告訴我們的
達斯汀·霍夫曼在電影《雨人》中扮演的雷蒙,第一次把高功能自閉癥患者的形象展現在大眾面前。雷蒙超強的記憶力讓我們印象深刻,也一度成為弟弟查理圖謀的對象。
熱播的治愈系韓劇《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系》中,可愛的高功能自閉癥哥哥文尚泰也具有超強記憶力,還有很厲害的繪畫才能,他的扮演者吳政世,在劇外與自閉癥影迷一起去了游樂園。
同時,世界上真實存在著一位令人佩服的高功能自閉癥患者,他就是丹尼爾·塔米特。
丹尼爾·塔米特于1979年1月31日出生在英國倫敦,是家中9個孩子中的老大,他自小便有些與眾不同,3歲被診斷患有癲癇病,25歲被診斷患有高功能自閉學者綜合征(high-functioningautisticsavantsyndrome,“成年后適應性很強”)并擁有聯覺。確診之后,他開始有意識地戰勝這種心理頑疾。
如今,丹尼爾已經逐步克服了自閉癥,還創立了一家記憶技巧公司,專門教人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學習數學和語言。當丹尼爾應邀上美國廣播公司現場表演節目時技驚四座,他的心算速度甚至比計算器還快,人們驚呼他為“超人”,將他奉為智商可與愛因斯坦比肩之人。
他不僅成為一名數學家,也是散文家、小說家,作品涉及的領域很廣泛。
丹尼爾·塔米特的最新作品《每個詞語都是一只歌唱的小鳥》中,收錄了他關于語言的14篇文章。
在丹尼爾看來,每一個數字都有形狀、顏色和質感,有時還有動作,每種形狀都有不同的含義。比如,窗外的雪景讓他想到九百七十九——“十一發著微光,格外美麗,再乘以帶著冬日氣息打轉飄落的八十九(雪)”。他還覺得,十一和四十九是押韻的,一種視覺韻腳。
也許正因為這種獨特的聯覺存在,丹尼爾對數字有著無與倫比的親切感,2004年,他在牛津的科學史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公開讀書會,他用五個小時朗誦了一首“數字的史詩”——圓周率,到第22514位,打破了歐洲紀錄并維持至今。
在那個晴朗的3月14日,他通過數字表達了內心深處的情感,人們身體前傾,聚精會神,有些觀眾甚至感動落淚。
丹尼爾對數字的感知是視覺的,對語言文字的感知也如此。他19歲到立陶宛做教英語的志愿者,并在那里有了外語教學的諸多收獲。書的第二章“語言教師”詳述了其中種種,讀來極為有趣,而且對我們學習外語的思路很有啟發意義。
他認為,借助畫面,使用“百無禁忌”的句子,一次理解多種意思,立刻消化吸收,遠遠好于在十個句子中重復同一個單詞。
比如:
搖下車窗?。╓inddownthewindow?。?/p>
二手手表的秒針停了。(Thesecond-handwatch'ssecondhandhasstopped.)
她的老師用流暢的墨跡傳遞著思想。(Herteacher'ssmoothinktaughtthought.)
蜂蜜會秘書走來。(Hereisthesecretaryofbees.)
想要學會語法、加深記憶,就要用文字玩游戲,用手指、舌頭去感受,體會語言的豐富內涵。這是教科書所無法替代的。
除了對于數字和文字的理解,丹尼爾還在書中坦誠記錄了自己接受詞匯測試的經歷,以及他對“語言智力”的懷疑態度。盡管“語言決定人格”,但是,與其說是“語言智力”存在差異,不如說是“語言風格”存在差異。他引用了希思女士的研究,并介紹了麥基恩開創的Wordnik(被視為世界上最大的在線詞典)。
萊斯·默里,一位高功能自閉癥患者,詩人,諾貝爾獎的常年候選者。丹尼爾也介紹了他的作品、他的成長經歷,以及自己的翻譯工作。
注重重復和借鑒萬物聲音的納瓦特爾語,
世界語的創造和繼承,
回歸母語的非洲作家恩古吉的艱難處境,
冰島語的構成、保守和發展,
瀕臨滅絕的馬恩島語之復興,
來自英國卻保衛法語的法蘭西學院院士,
出于多種目的而產生并發展的漏字文創作,
這些都是丹尼爾關注到并認真研究的語言現象。
他還關注了手語、電話語法,和AI在對話領域的失敗。
語言,領域廣闊而復雜,想要窮盡其理解或研究絕不是一時一人能夠完成,也許一個人窮盡一生也無法完成一個領域。丹尼爾·塔米特以其充沛的精力、卓越的智力和記憶力、對語言文字的超強敏感度和獨特的理解力,訪談了許多人,完成了大量研究,最終構成這本薄薄的小書《每個詞語都是一只歌唱的小鳥》。
如果您對學習一門外語感興趣,或者對各種語言現象感興趣,翻開這本書吧,靈動的語言、廣博的見聞、豐富的內涵,絕不會讓任何人失望。
特別申明: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,不代表自閉一束光的觀點和立場。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,請及時聯系我們,郵箱gaowenwei@myqingfeng.cn(我們是公益性組織,發布或轉載文章出于傳遞更多有價值的信息,不以盈利為目的,如果不允許轉載貴公司及個人的資訊,煩請及時溝通,我們會立即刪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