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吁大家共同關愛自閉癥兒童
自閉癥兒童屢遭退學,教育的制度保障、外界的包容加之家庭的努力,是自閉癥兒童融入社會的不二法門。
自閉癥又稱孤獨癥,臨床主要表現為社會交往障礙、交流障礙、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。每年的9月,是所有自閉癥患兒和家長們憂心忡忡的“黑色9月”,自閉癥患兒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在普通的學校上學,但又擔心孩子無法接受正常教育。多數自閉癥患兒的家庭,都會面臨孩子上學會被勸退的問題。而這些患兒“被退學”的根本原因,恰是由于我國在特殊教育等諸多方面的缺失。
1938年,國際科學界便已經提出“自閉癥”概念并進行系統研究,我國直到1992年才有專家指出“此病在我國尚處于早期認識階段?!表氈?,治療自閉癥的黃金階段是1-3歲,而我國3歲前能接受康復治療的患兒不足三分之一。而且,我國對自閉癥認識上的落后,絕不僅是醫學知識方面的知之甚少,更是社會公眾對自閉癥的孤陋寡聞,進而對患者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寬容。
雖然,在1994年,國家教委已明確規定“讓自閉癥患兒群體隨班就讀”。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,時至今日,“教育公平”對自閉癥患兒依然奢侈。譬如,我國特教專業人員總人數僅為3.1萬,在這稀缺的群體中,卻有將近35%的專業背景與特教毫無關系,另有近20%完全沒有接受過任何形式的培訓。
也有令人欣慰的消息。社會上有不少自閉癥患兒,通過家庭、社會、學校等多方面努力,已經成功地接受了初等教育,甚至開始逐步融入社會。美國、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實踐亦證明,經過早期科學和長期堅持不懈的干預,許多自閉癥兒童是能夠自理生活、融入社會的。
翻看這些患兒教育的成功經驗,其中無不充滿著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包容、鼓勵,當然更重要的是,患兒家長也通過細致耐心的工作,為患兒創造了便于與他人共處的條件。比如北京患兒康康的母親,會把課桌的桌椅腿用布包好,而河南患兒丁丁的家長則努力讓孩子懂得規則、提高交流能力,而他們也都成了不多見的成功案例??梢?,外界的包容加之家庭的努力,是自閉癥兒童融入社會的不二法門。
只要社會各界都能對這些患兒多一些關注和包容,相關部門在福利責任和制度細節上亦能做好保障,相信將有越來越多的自閉癥兒童走出家門,擁抱社會。
特別申明: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,不代表自閉一束光的觀點和立場。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,請及時聯系我們,郵箱gaowenwei@myqingfeng.cn(我們是公益性組織,發布或轉載文章出于傳遞更多有價值的信息,不以盈利為目的,如果不允許轉載貴公司及個人的資訊,煩請及時溝通,我們會立即刪除)